close



【聲明】
1.本人寫的文章可以自由轉貼,僅需告知原作者即可
2.轉貼文章禁止惡意修改
3.文章中照片若要引用,請附上連結至本篇

【各平台小宅開箱的蹤跡】有問題也可以私訊粉專~
>>上FB 搜尋 宅開箱,3c玩樂趣!!看開箱選3c

@LINE 官方帳號也登場了,點擊連結即可加入追蹤 最新資訊 最新開箱 最新宅活動

提供1 BY 1即時的Q&A,筆電購買準則與建議,挑選符合你的最高CP筆電

點我加入官方@LINE帳號

FB社團
【小宅開箱】筆電技術開箱解惑交流區

小宅YOUTUBER頻道
陳小宅

歡迎大家多多訂閱以及追蹤分享~

【新人啟示】
大家好,我是Alex,很高興能加入小宅開箱的團隊並作為本文的開箱者!

加入這個團隊前,我一直很懷疑站長小宅是否真的有足夠專業開箱,覺得以前開箱文都太業配了XD。一直到之前有機會跟站長見面,一番聊天後才確認他是真的有專業,只是風格的不同@@也在因緣際會之下加入這個團隊~

本次的開箱感謝站長小宅的協助,還說可以讓我嘗試不一樣的開箱風格!所以這次的排版等內容與以往有蠻多不同之處,還請大家多多指教~

【本文】
Intel 9代筆電平台的CPU上市過了一段時間,新一代的機種一直處於高價的價位,讓中階消費者難以入手,隔壁的AMD則趁此機會與廠商合作,推出一系列搭載Ryzen 7 - 3750H的筆電,讓位於30000-40000等級價位的消費者也能享受3750H + 1660Ti這種標準遊戲機的體驗。

感受到AMD的挑戰,搭載Intel CPU的機種歷經前一段時間的Intel CPU宣布降價後,終於推出一系列i5-9300H搭載GTX1660Ti的機種,售價介於30000-40000間,迎戰AMD R7-3750H系列。

作為筆電大廠Lenovo,2019年度在旗下的Legion平台上推出三種版本的15吋電競級筆電,分別為Y545、Y540、Y7000 SE,而Y545與Y540為15吋級Lenovo的主打,性能更勝Y7000 SE。而Y545為Y540的微幅調整版,在散熱、外觀設計上做出改善,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這台Y545的表現如何吧!

目錄:
一、規格簡介
二、外觀與連接配置
(一)外觀與包裝
(二)配件
(三)重量
(四)連接孔
三、內裝細節
(一)螢幕
(二)鍵盤與觸控板
(三)CPU、晶片組、記憶體和顯示卡
(四)硬碟
(五)網卡
(六)電池
(七)拆解
四、內建軟體與空間
(一)內建軟體-Lenovo Vantage
(二)Windows版本、使用空間狀態
五、性能測試
(一)CPU性能測試
(二)顯示卡性能測試
(三)記憶體性能測試
(四)SSD性能測試
(五)綜合性能測試
(六)散熱性能測試-使用AIDA64及Furmark
(七)遊戲模擬與實測
六、總結與推薦

一、規格簡介


官方技術規格:


本次測試機為Lenovo Legion Y545 81Q6000MTW,規格如下,細部的零件廠牌可能會隨供應商在不同時段而做調整:

  型號 說明
CPU Intel i5-9300H 4C/8T, 8M Cache, 2.4/4.0/4.1Ghz (Base/ All Core Boost/ Single Core Boost)
顯示卡 Intel UHD 630 內顯-24EU, 350-1590 MHz
nVIDIA GTX 1660Ti 獨顯-1536 SP, 1455-1590 MHz, GDDR6 6G, TU116
記憶體 Samsung DDR4-2666 8G (D-die) 19-19-43-61 (CL19),可擴充至32G
硬碟 Samsung PM981a 256G TLC, M2 PCIE 3.0, NVMe 1.3
Seagate BarraCuda Pro 1TB 7200RPM, 128MB Cache, 7mm
螢幕 BOE NV156FHM-N4G 1920*1080(FHD), 144Hz, 71% NTSC, 95% sRGB, 73% Adobe RGB, IPS Family
攝影機 720P(HD) 網路攝影機  
無線網卡 Intel Wireless-AC 9560 (支援藍芽5.0) 802.11ac, 1.73Gbps, 2.4Ghz, 5Ghz (160Mhz), 2x2
電池 SMP L17M3PG2 57Whr  
充電器 Lite-on ADL230NLC3A 230W 輸入100-240v, 3.5A, 50-60Hz/ 輸出20V, 11.5A
尺寸 361.1 x 266.7 x 24.7-26.6 mm 14.22 x 10.5 x 0.97-1.05 inch
重量 2.386Kg  
作業系統 Windows 10 Home x64 出廠版本:17763.348 (1809)
I/O介面與擴充 USB 3.1 Gen1 Type-A * 3
USB 3.1 Gen1 Type-C * 1
複合式耳機 / 麥克風
Mini DisplayPort™ 1.4
HDMI™ 2.0
RJ45網路孔
Kensington 安全鎖

簡介到此,接下來的部分將進行細部的介紹。

二、外觀與連接配置


(一)外觀與包裝



▲ 外箱特寫。

外箱標示LEGION LOGO,外型豐富又不顯花俏,封標處有Lenovo貼紙,內裝的保護也很足夠。旁邊的標籤顯示本次的測試主角-Y545 81Q6000MTW。


▲ 本體外觀特寫,A面有Y字LOGO,顯示其為Lenovo Y系列筆電,從下方延伸出兩條直線,呈V型,從觸感上來看應是金屬磨砂材質,轉軸在中央處。


▲ 本體外觀細節。

揭開後螢幕為三面窄邊框,左右側邊窄0.732公分、上方窄0.621公分。鏡頭位於螢幕下方。觸控板長10.409公分、寬6.985公分,使用起來的流暢感尚可。喇叭位於前方底部左右兩側。後方左右兩側有風扇出風口,而底面有兩個大面積的進風口,確保風道的流暢,並使用金屬材質,幫助熱的傳導。側邊I/O連接的部分將在後段討論。


▲ 轉軸開啟特寫,可單手開啟,結構穩定。

(二)配件



▲ 配件特寫。

配件的部分有充電器、電源線、保固卡以及說明書。充電器型號為Lite-on ADL230NLC3A 230W,輸入100-240v,3.5A,50-60Hz;輸出20V,11.5A。由於充電器龐大,我們用一把15公分的文具尺+量尺才能測出長度:長15+4.740=19.740公分、寬9.978公分。插孔的部分近似桌電的電源供應器插座。

(三)重量



▲ 重量實測。

本體2.386公斤,含充電器3.362公斤,屬標準型的電競筆電重量。可惜沒有PD充電,接近1公斤的充電器並不利於外出辦公使用。

(四)連接孔



▲ 左側I/O,由左而右依序為USB 3.1 Gen1 Type-A、複合式耳機/麥克風孔。


▲ 右側I/O,由左而右依序為USB 3.1 Gen1 Type-A、電源指示燈。


▲ 後側I/O,由左而右依序為USB 3.1 Gen1 Type-C、Mini DisplayPort 1.4、USB 3.1 Gen1 Type-A、HDMI 2.0、RJ-45網路孔、電源孔、Kensington安全鎖。

整體而言,I/O連接的配置相當合理,把主要的連接集中在後側,使連接更加整齊、方便。

三、內裝細節


(一)螢幕



▲ AIDA64 Engineer資訊 & Panelook資訊。

螢幕的面板採用BOE NV156FHM-N4G,解析度為1920*1080,刷新率144Hz,色域指標:71% NTSC/ 95% sRGB/ 73% Adobe RGB,採用IPS Family技術,對比度1200:1,反應速度9/3.8ms,亮度300nit。

除了出廠未校色以及亮度在室外可能不足的問題外,此螢幕不僅是遊戲用途,也可以在校色後用於專業繪圖使用。

(二)鍵盤與觸控板



▲ 鍵盤特寫。

C面(鍵盤面)有獨立的電源鍵,防止誤觸;此外加大的方向鍵適合賽車遊戲玩家的使用;螢幕有三段式白色背光,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也不會看不到鍵盤。按鍵的觸感普通,因為加大的方向鍵佔去了快捷鍵的空間,快捷鍵的位置跟一般的鍵盤不同,可能需要花段時間適應。

(三)CPU、晶片組、記憶體和顯示卡



▲ CPU-Z & GPU-Z資訊。

CPU為i5-9300H,4核心8執行序,8MB L3 Cache,基礎頻率2.4 Ghz,全核Boost可達4.0 Ghz,在只有單核負載時可以Boost達4.1Ghz,TDP為45W。此外,在後續我們進行XTU調整時,發現Lenovo原廠把長時間的功耗值從TDP標示的45W調整成60W,增進整機的CPU性能。在後續的Cinebench測試中將會提到實測的效果如何。

晶片組南橋為HM370,BIOS出廠版本BHCN28WW,日期2019/05/28,為本文開箱時的最新版。

記憶體的部分為單條Samsung DDR4-2666 8G (D-die),型號為M471A1K43DB1-CTD,時序19-19-43-61 (CL19)。

顯示卡為NVIDIA GTX 1660Ti,使用Samsung GDDR6,容量6G,顯示卡驅動417.98,為2019/03/03的版本。此外,出廠時的預設屏蔽了內顯,可以獲得更低的顯示延遲,與支援G-SYNC的可能,但這台筆電並沒有支援G-SYNC。

(四)硬碟



▲ CrystalDiskInfo硬碟資訊,左為SSD,右為HDD。

SSD的部分採用Samsung MZVLB256HBHQ-000L2 256GB,為PM981a的產品代碼,也就是970EVO Plus的OEM版本,為目前市面上最快的TLC顆粒SSD,使用M.2插槽、PCIE 3.0 x4傳輸,採用NVMe 1.3協定,性能的部分將在下段進行測試。

HDD的部分採用Seagate ST1000LM049 1TB,為BarraCuda Pro的產品代碼,使用SATA插槽、SATA 3.0傳輸,2.5吋大小,厚度7mm,轉速7200RPM,快取128MB。
 

(五)網卡



▲ AIDA64無線網卡資訊。

無線網卡採用Intel Wireless-AC 9560,支援藍芽5.0、802.11ac,支援頻率2.4Ghz、5Ghz (160Mhz),2x2傳收天線,最高連線速率1.73Gbps。

(六)電池



▲ AIDA64電池資訊。
 
電池為SMP L17M3PG2 57Whr,在電競級筆電為中上流水準的容量,但內裝軟體並無提供開啟內顯的選項,筆電的續航力不一定會提升。內裝軟體的環節會在後段討論。

 (七)拆解



▲ 拆解全貌。

將底面可見螺絲全部卸下後,即可拆開D件進行零件的升級及保養。如圖所示,Y545對空間的利用度很高,沒有浪費,電池以L形擺放,達到空間的最大利用。散熱模組的部分使用雙風扇二導管的方式進行串聯處理。


▲ 零件特寫。

將記憶體上方鐵蓋揭開即可加裝記憶體,留有一插槽可供升級,也可將原本的記憶體做更換。

散熱模組的部分使用大面積的均熱板處理將熱均勻的分散,再將熱傳導至兩個串聯熱管,最後以雙風扇將熱排出。PCH的散熱也有照顧到,此外還有一層塗層用於防鏽。這個模組的實際散熱性能將在後段進行測試。

SSD的部分也有貼上散熱膠處理,降低主控晶片的溫度。


▲ 拆解影片。

四、內建軟體與Windows


(一)內建軟體-Lenovo Vantage



▲ 內建的Lenovo Vantage,可調整細部的功能選項。
 
如同標準的電競筆電,提供Lenovo Vantage調整細部的功能,實用的功能包含快速充電、Dolby音效以及觸控板鎖定等。但我們並沒有看到開啟內顯的選項,可能是Lenovo在這台的定位主打電競,追求更好的效能,但捨棄了NVIDIA Optimus動態切換GPU技術,續航力可能不如理想。
 

(二)Windows版本、使用空間狀態



▲ 可用記憶體空間、C槽容量、Windows版本號等。

剛開機時的可用記憶體空間為7.9-2.6=5.3GB,對於需要做專業繪圖用途的使用者、或多開遊戲的玩家可能需要自行加裝記憶體。C槽(SSD)剩餘容量為206GB,建議保留10%的剩餘空間維持SSD性能,可用206-23.7 = 182.3GB。Window出廠版本為17763.348(版本1809)。

五、性能測試


測試軟體、韌體版本及設定:
BIOS版本:BHCN28WW
作業系統版本:Windows 10 Home, 17763.348 (1809)
顯示卡驅動版本:NVIDIA 417.98
CPU-Z版本:1.89.1
AIDA64 Engineer版本:5.99.4900
Furmark版本:1.20.1.0
Cinebench版本:R15 & R20
設定:出廠預設-電源管理:平衡、顯示卡設定:最佳電源(在需要性能的應用上會自動提升頻率到最大值,幾乎不影響遊戲性能,而在不需要性能的應用上會降到基本頻率甚至更低)。

(一)CPU性能測試



▲ CPU-Z原廠設定跑分462.3/2365.8(單核/多核)。


▲ Cinebench R15原廠設定跑分177/872cb(單核/多核)、Cinebench R20原廠設定跑分2007cb(多核)、Cinebench R20 使用XTU調整後跑分2086cb(多核)。

由於R20為多核長時間的測試,在此我們僅測試多核性能環節,單核性能參考R15單核跑分即可。

而這邊測試發現由於Lenovo原廠給定的長時間功耗值高達60W、短時間功耗值高達80W,使CPU在原廠狀態即能在大多數的情況達到Intel所標定的最大Turbo Boost值,得到理論的最大跑分值:全核Boost 4.0 Ghz,單核負載Boost 4.1Ghz,也得益於改善後的散熱模組所帶來的優異散熱機制,我們使用XTU調整所能增益的幅度並不大,僅在R20此類長時間測試有3.9%的性能成長,R15測試維持不變。

原廠的調整屬於開箱即可使用的狀態,一般使用者無需額外使用XTU調整;而進階使用者可以使用XTU調降一些電壓來獲得更好的溫度及更低的風扇轉速,功耗的部分無須調整,散熱模組性能的更多資訊將在下段討論。

(二)顯示卡性能測試



▲ AIDA64 GPGPU跑分。

AIDA64 GPGPU測試在各種精度或整數運算下的浮點運算性能與I/O操作性能,分數越高越好,為科學運算的指標。


▲ SUPERPOSITION跑分。

使用UNIGINE 2 Engine遊戲引擎測試顯示卡性能,在1080P EXTREME設定中獲得2983分。


▲ 3DMark & VRMark系列跑分。

Time Spy系列為測試DX12 API下的性能跑分,可顯示執行DX12的遊戲性能,在Time Spy中得到5345分;Time Spy Extreme得到2410分。

Fire Strike為測試DX11 API下的性能跑分,可顯示執行DX11的遊戲性能,在Fire Strike Extreme中得到6383分。

VRMark Orange Room測試裝置是否能流暢運行HTC VIVE或Oculus Rift,測試結果為7910分,遠高於建議FPS,可流暢運行VR裝置。

(三)記憶體性能測試



▲ AIDA64記憶體性能測試跑分。

記憶體性能測試部分,由於筆電記憶體在原廠方面都沒有進行什麼超頻或時序的調整,同頻率的性能相差無幾,不過由於沒有兩條記憶體組成雙通道的關係,記憶體性能會比有兩條記憶體的機種差一些,然而這台筆電並不難拆解,使用者可以自行加裝記憶體組成雙通道,得到更好的記憶體性能。

(四)SSD性能測試



▲ AS SSD、CrystalDiskMark、ATTO Disk Benchmark跑分。

三項測試中CrystalDiskMark所測出的速度接近Samsung 970 EVO Plus官網所標示的速率:讀取3500 MB/s寫入2300MB/s,而另兩項測試也拿到了相當高分的水準,最強TLC SSD當之無愧。

(五)綜合性能測試



▲ PCMark 8 & PCMark 10跑分。

PCMark系列為測試工作上的綜合性能評分,包含上網、視訊、文書處理、影片渲染、遊戲等應用。在PCMark 8中獲得5267分、PCMark 10中得到5456分。
 

▲ PassMark跑分,顯示各細節的評比,綜合分數為3304.8分。

(六)散熱性能測試-使用AIDA64及Furmark



▲ 使用AIDA64進行FPU燒機測試,左二圖為原廠預設結果,右二圖為經XTU調整後的結果。

FPU燒機為模擬CPU在極限發熱狀態下的狀態測試,目標情境為現今調用AVX2指令集頻繁的工作應用,如HEVC轉檔。原廠的設定在FPU燒機下CPU可以維持在3.4-3.5Ghz,溫度在80-92度間,功耗59.79W;經XTU調整後CPU可以達到3.7-4.0Ghz,溫度在76-84度間,功耗56.36W,得到更好的極限狀態性能及更低的溫度。


▲ 使用AIDA64 + Furmark進行FPU & GPU燒機測試,左二圖為原廠預設結果,右二圖為經XTU調整後的結果。

FPU + Furmark燒機為模擬CPU跟GPU在極限發熱狀態下的狀態測試,目標情境為現今調用AVX2指令集頻繁的3A遊戲大作,如Assassin's Creed Odyssey(刺客教條:奧德賽)等。原廠的設定在FPU & GPU燒機測試下CPU可以維持3.1Ghz,溫度在85-91度間,功耗為44.88W、GPU為1365MHz,溫度在78度;經XTU調整後可以達到3.3-3.5Ghz,溫度在87-94度間,功耗為42.60W、GPU為1335MHz,溫度在82度,得到更好的極限狀態性能,由於串聯式熱導管設計,使得溫度並沒有下降、反而有微幅上升的現象。

(七)遊戲模擬與實測



▲ Final Fantasy XV模擬跑分,顯示在遊戲中的性能。


▲ Grand Theft Auto V

▲ 2k18 遊戲測試



六、總結與推薦


優:

  • CPU在同級間性能強大
  • 螢幕顯色能力良好
  • I/O連接配置十分合理
  • SSD性能強大

缺:

  • 視訊攝影機的位置不佳
  • 續航力較低
  • 不支援PD充電
  • 充電器的重量過重,不利攜帶


熱導管的串聯設計被人所詬病已久,但串聯是否真的那麼不堪呢?Lenovo在Y545上給出了答案:並不是。在有大面積的均熱板上,熱源可以均勻的分散開來,達到良好的散熱效果,在成本與散熱間得到一個良好的平衡。

總體而論,與目前市面上3750H+1660Ti的中階電競筆電比較,Y545不只是有更好的遊戲性能,也有更好的144Hz 72% NTSC螢幕,不只是遊戲也可以用於專業繪圖用途,有全面的功能性。推薦給有高性能運算需求的使用者、以及繪圖工作者在校色後使用。

本次評測到此,有誤之處還請多多指正,謝謝~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eath_小宅 的頭像
    Death_小宅

    小宅開箱,3c玩樂趣!!看開箱選3c

    Death_小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